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 > >正文

人过70才发现:独生家庭的老人,往往比多子女家庭的老人过得幸福|最新

来源:小马达情感故事 发布时间:2023-04-09 02:19:06
导语

在过去,很多人都抱怨,只能生一个孩子,未来养老难。纷纷羡慕那些可以生两个,或者多生的家庭,觉得他们多子多女,才是一种福气。

而时至今日,最早一批的独生子女已经步入中年,而独生家庭的父母,也已经退休了。那么这些独生家庭的父母,现在会过得怎么样?真的会像当初抱怨的那样,晚年堪忧吗?


(相关资料图)

70岁的郭大爷,40年前结婚时还是农村户口,庆幸地生了两胎,一儿一女,当年自以为儿女双全的他,会比那些只有一个孩子的同龄人要幸福,未来也更有保障。然而,40年一过,他却过得很悲催,儿女双全也不如只有一个女儿老同事!

来自郭大爷的自述:

退休10年来,让我没想到的是,自己儿女双全却不如只有一个女儿的同事老张。

说起老张,他是我相处最久的知己,我们从高中读书时认识,插队到一块,又有幸分到一个单位工作。我们从同学变成同事,再变成了兄弟,回首过往,已经有40多年了。

当年,在知青点的时候,老张家里有关系,比我早回城,而我被迫在那边多待了几年。后来,我在农村找到了媳妇,结婚生子又多待了几年。那时候遇到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原本我生了一个女儿后,就不能再生了,但是我很庆幸,我和妻子结婚时,户口定在了农村,可以允许生两胎。

女儿出生3年后,妻子又为我生了个儿子,这让我无比高兴。因为当时很多下乡回城的知青同事们,纷纷只能生一个,有很多非常不幸,还生了个女儿。

老张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老张回城后,早早安排入了单位,并且找了同单位的妻子,组成了当时人人都羡慕的双职工家庭。

但是老张的妻子,却只生了个女儿,那时候的老张,很是失望,本想偷偷跟妻子再要一个,可是当时双职工的他们,根本没办法。迫于压力,为了工作也为了家庭,只好接受独生女的现实。

我儿子三岁时,我申请调回了城里,工作也落脚到老张的下属单位,我们常常走动,虽然老张已经是比我高两个阶级的小领导了,但和我情谊却很好,从不把我当下属,我们两家也很亲近,时常一起吃饭,一起带孩子出去玩。

那时候,我和老张喝起酒来,常常听到哭诉和抱怨,大致内容都是抱怨只生了一个女儿。他很想要个儿子,因为他们家到他这辈,只有他一个男丁,而他又生了个女儿,这意味着香火到他这里,就要断了。

另外他还说起过晚年养老的问题,那时候他30多岁,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四姐弟可以一起赡养父母,父母也过得还不错。可到他这里了,就一个女儿,未来嫁人了,家里没个男丁守家,真的不敢去想象到那时候的生活,要怎么过。

我常常劝他要看开点,毕竟身边一大堆人都是独生的,生女儿的也那么多,大家都一个样,而且那时候养老机构开始遍地开门,真到了晚年女儿嫁人了,人也老到不行了,我们还可以去养老院,再不济政府也会养我们的。

每次老张都会借酒对我撒点怨气:“你一儿一女,是看得开,哪里知道我们独生女儿家庭的苦恼!”

我也毫不客气地回怼过他:“我有两个孩子,可你们夫妻双职工,你现在又是小领导,未来女儿又不用你操心什么,哪像我,快四十岁了,还是一个小职员,一个人工作要养活一大家子。未来又要考虑儿子读大学、娶媳妇等等,这些也是一种烦恼啊!”

可是,我说这些话时,是有点沾沾自喜的,因为我觉得我虽然工作职级不如老张,但我的家庭生活已经超越了他。至少我的晚年,我可以活得很安心,女儿嫁人了,我也还有个儿子养老,不像老张,女儿嫁了,就只能夫妻俩相依为命了。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渐渐地我和老张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48岁时,好不容易升职了,工资也涨了很多,妻子也离家出门工作,我们两夫妻也成了双职工一样,那时候我们家的收入,也蹭蹭蹭地涨。随后,一双儿女也很有出息,纷纷考上了大学。看着生活越来越好,我心里也满是幸福,回想过去,总觉得当年在农村多留几年,也是值得的。

而老张家也还不错,老张夫妻也一直狂升,收入就不用说了,我们没法跟他们比,毕竟他们夫妻俩起跳点就和我们不一样。不过,他们收入高了,却过得没那么幸福了,女儿早早恋爱嫁人了,并且嫁到了隔壁市,虽然有班车直通,也不过一二小时的车程,但从此他们家,就两口子生活,让人看得都凄凉。

但55岁开始,我和老张生活境遇就颠倒了。因为单位有政策,工龄30年以上的,可以提前退休,没有负担的老张两夫妻选择内退,提前进入养老生活。那时候的他们,到处旅行、到处走,女儿家、乡下老家、妻子娘家等等,一年到头家家都住一下,别提有多自在。

而我们两夫妻呢,就苦命了,女儿嫁人没收到多少彩礼,可儿子结婚也把我们给透支坏了。彩礼给了好几万,房子又直接全款了一套。

这些花销直接把我们攒了半辈子的钱掏空了,后续房子装修、儿子买车,孙子出生等等,又让我们花了好多钱。那时候,我们夫妻俩就是儿子的挣钱工具一样,自己压根没享受到什么。

我儿子也不是没有出息,好歹也是大学生,但他大学毕业的不是时候,那会没有工作分配了,儿子就业成了一种困难。我又是一个小小的官,没啥人脉和资源,花了好多功夫,才把儿子推荐到某单位工作。但也像我当年那样,只能在很基层的位置,难有上升空间。

最后,儿子的一切,还得让我们夫妻俩操心,而且一直操心到我们退休,都还放不下。

因为第三代的出生,又大大加重我们一家人的负担。孙子这辈,已经不同儿女小的时候那样,不用什么成本,就可以养大一个孩子,上的小学是单位里的,住得也是单位房,吃的也大多是食堂的饭菜。

可到了孙子这辈,要读名校,就得买学区房,去了名校学费贵,日常花销也堪比供了个大学生。而且这些00后们,什么都要追求新的,好的,而我的儿子儿媳,工资一般般,最后要想孙辈过得好,就只能靠我们这做爷爷奶奶的支持。

如今,我和老伴虽然都退休了10来年了,可依旧要为儿子一家操心,手里每个月的退休金,还得拿出一些来贴补他们。

可是,我们一心向着儿子,他们却没有什么回馈。结婚后到现在,我们就成了两家人一样,以前孙子还小,儿子还年轻时,这周末节假日,倒是会回来住一住,可等着孙子读初中,儿子儿媳搬到更远的学区房去了,他们就很少回来了。

每次回来不是要钱,就有所求。而我们有事了,想找儿子时,却很难得到他回应。就像我前几年,我和老伴相继住了院,除了女儿比较孝顺,有回来照顾我们几天,而儿子一家却很让我失望。儿媳一向不喜欢我们,儿子又向着儿媳,然后打了点钱给我们,把我们推给女儿照顾,女儿也是满是抱怨,明明我们最宠爱儿子,可赡养时,却是她这个女儿付出最多。

久而久之,这种不平衡,就让他们两姐弟有了矛盾,我们家的亲情关系,也渐渐不好。

虽然人生过半,一切要看淡,但是看到自己老了,盼不到儿子留在身边养老,又得不到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这种晚年,真的让我很是失望。以前总觉得儿女双全比任何独生家庭要有保障要幸福,可如今却发现,那些独生家庭的老人,还更幸福。

就像我的老同事老张夫妻俩,如今已经退休十五六年,退休金不用说,比我们正常退休的要高是很正常的,但独生家庭的他们,竟然也比我们过得要潇洒自在。

女儿嫁人生娃,他们都不用管,就外孙出生时,他们给了10多万的首付钱给女儿买房子,之后他们完全是自己的钱自己花。

每个月过万退休金的他们,每个月都要旅行好几次,吃喝穿用都比我们要好,一点也不用养老而发愁。最近,身体有点抱恙的老张,还准备请个保姆回家伺候他们夫妻俩,而她女儿虽然嫁人了,但也还很孝顺,逢年过节会回家,这平时关心问候,也比我们家的两个子女要多得多。

我们两家住得很近,但我却很少去他家做客,因为他们家的生活真的会让我羡慕嫉妒,每次去他们家,他们都是分享又去哪里旅行了,又在哪家银行存了多少钱,利率有多少,还有女儿又给他们买了什么保健品,什么衣服鞋子等等。

而我们夫妻俩,每次都听得很尴尬,因为我们家的一双儿女,除了女儿一年会给我们一些红包,买点衣服鞋子之外,就没啥了。我的儿子都是以他的小家为中心,不伸手向我们要钱,我觉得就是一种福气了。

不单单老张这一家过得很幸福,身边大多数独生家庭的同事朋友们,都比我们家过得要好。后来,我发现独生家庭,比我们这些多子女家庭过得好的原因,大概就是:

一、当年只能生一个家庭都是双职工,能生两个的,都是农民或打工人,这起点不一样,未来的经济条件也不一样;

二、独生家庭,这养育子女的成本少,就一个孩子,根本花不了多少钱,就一个女儿的,那更是不用考虑买车买房,养育第三代的费用;

三、一个孩子,是没办法逃脱赡养义务的,因为就他一个,父母老了,就只能他赡养。而两个三个的家庭,就会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推托,最后子女不和老人也难熬。

所以,独生并不是一种烦恼,有可能还是一种庆幸。不过我也不是说,子女多就一定会活得很悲催,只是说,我自己的个例就是如此。

上一篇:

下一篇:

x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