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看点!戴可思止于“无添加”
婴童洗护品牌戴可思终于报了两年前的“背刺之仇”。
(资料图片)
时间倒回2021年315前夕,民间测评机构“小红花测评”指出“老爸测评”涉嫌虚假评测、误导粉丝等,后者是在全网拥有千万粉丝的产品测评博主。而“小红花测评”打假产品就包括在母婴圈一度“风很大”的戴可思。
近日,杭州中院二审认为,“小红花测评”针对戴可思旗下产品的评价存在片面对比,构成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这桩公案也被正式定义为“商业诋毁”。
这并不是戴可思创始人张晓军经历过唯一的艰难时刻。自2017年成立以来,从险遭投资人撤资到2021年315事件,戴可思踩过不少坑,总算在2022年交出了销售额破10亿元的成绩单。
作为对比,国货美妆集团上美旗下红色小象是国内母婴个护头部品牌,其2021年的销售额超8亿元。
客观来说,戴可思的体量和发展速度不容忽视,但随之而来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
戴可思主打的婴儿金盏花护理面霜引发婴童过敏等不良反应的现象并非孤例,当产品主打“无添加”的卖点变成了业内的“产品标配”后,戴可思还有多少“赢面”?而其早期依靠KOC打响口碑的模式今后还能否走得通?
例如,“老爸评测”曾在视频中多次推荐戴可思产品,但实际上,市面上对于“老爸评测”的专业度也存在不同看法,总的来说是认可度因人而异。
关于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人们似乎都在等待戴可思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可疑的产品力
化工专业出身,在留学期间为亲友代购母婴产品,这些经历让张晓军在决定投身母婴赛道时,并不令亲朋好友感到意外。
事实上,张晓军在创立戴可思之前已有过一段失败的创业经历,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他对创立自己的一番事业是有明确野心的。
因此,在创立戴可思之初,他自掏腰包甚至借钱投入生产,做决策也更为谨慎。他请教过很多洗护和美妆行业大佬,大家都告诉他,虽然盘子看着大,但婴童市场并不好做。
从客观层面来看,国内新生儿出生率正在下滑,但这阻挡不住新生代父母对国货婴童品牌的消费欲望。毕竟,90后、00后父母一向将“精细化育儿”和“科学育儿”奉为圭臬。
从传统母婴产品如奶粉、尿不湿到婴儿个护用品,如润肤霜、防晒霜等,年轻父母们一方面充当产品成分的“检察官”,地毯式搜索一切“擦边成分”,另一方面,他们的需求更加细致多元,同时对产品的功效和品质也有着更高要求。
此外,随着近几年国力及文化自信的提升,国内供应链的逐步完善,国产的品质进一步提升,众多国产品牌受到年轻一代的认可,新手父母也开始对国产婴童品牌释放出善意。
与此同时,张晓军发现,很多家长细致的需求在市场上找不到解决方案,这一点就成为了戴可思的切入口,并且是以“打爆款”的方式切入。
众所周知,强生婴儿爽身粉曾是畅销全球的母婴产品,但强生品牌几度深陷产品质量风波,中国消费者连带对爽身粉都开始变得警惕,戴可思则借机推出液体爽身粉,从产品形态上做出区分。
湿疹是婴童群体常见的皮肤问题,戴可思从这一痛点切入,推出金盏花护理面霜,主打无添加防腐剂,这款面霜后来也成为品牌的拳头产品。
但目前从消费者口碑和市场反馈看来,戴可思的产品和其宣传口径存在一定差距。
早在2021年9月,戴可思因为产品标识不符规定,被无锡市新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00元并责令改正;
2022年12月份,戴可思还因为违反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而被无锡市新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并责令改正。
除行政处罚外,在各大社交平台,也不乏吐槽使用戴可思金盏花系列产品导致黑面甚至过敏等症状的内容。